2023年4月6日,湖南華曙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曙高科”)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網上發行申購情況及中簽率。公司本次發行股份4143.2253萬股,發行價格為26.66元/股,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04511876%,發行市盈率高達154.83倍,遠高于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31.04倍。
公司此次IPO實際募資總額為11.05億元,計劃募集資金為6.64億元,超募4.4億元,擬計劃將其中的3.29億元用于制造設備擴產項目,2.84億元用于研發總部及產業化應用中心項目,5069.63萬元用于增材制造技術創新(上海)研究院建設項目。
圖/招股書
目前來看,華曙高科在報告期內盈利一定程度上依賴政府補助,去年下半年業績開始下滑,增材制造裝備關鍵核心器件依賴進口。在行業規模較小,且國際巨頭占據了較大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公司未來要想提升市場占有率,擴大影響力,面臨較大挑戰。
2022業績增速急轉直下凈利高度依賴政府補助
華曙高科是一家同時具備3D打印設備、材料及軟件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的增材制造企業,是我國工業級增材制造設備龍頭企業之一,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深耕工業級增材制造設備十余年,主要產品包括金屬3D 打印設備(采用SLM 工藝)、高分子3D 打印設備(采用SLS 工藝)及3D 打印材料等,應用于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模具等領域。
然而,華曙高科所處的增材制造行業發展時間較短,應用成本相對較高,因此應用領域范圍及深度均有限。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產值為152.44億美元,整體產業規模較小。部分新興行業或領域產業化應用,仍需要從基礎科學、工程化應用到產業化生產等環節開展大量基礎性研究工作,存在短時間內無法拓展新興行業或領域應用的風險。
華曙高科是我國3D打印龍頭,2021年之前業績表現確實不錯,但凈利高度依賴政府補助。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華曙高科的主營業務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5億元、2.17億元、3.34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795萬元、4096萬元、1.17億元;扣非凈利潤為640萬元、3321萬元、7132萬元。2020年、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加6223.60萬元、1.15億元,增幅分別為40.18%、53.01%。
然而2019年-2021年,華曙高科政府補助為1513萬元、1123萬元、5378萬元,分別占當年歸母凈利潤的83.33%、26.83%、46.15%。
圖/招股書
2022年,華曙高科歸母凈利潤增速已經急轉直下。
招股書顯示,2022年政府補助大幅下降,全年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僅1076萬元,較2021年全年政府補助減少超過4000萬元,再加上2022年毛利率下滑以及2022年下半年應收賬款單項計提壞賬準備較多,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大幅增加。
公司2022年全年的營業收入雖增長到4.57億元,但歸母凈利潤下降到9918萬元,較2021年下降15.52%。其中2022年下半年,華曙高科盈利能力大幅縮水,公司7-12月的營收為2.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29%,但歸母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756萬元、6174萬元,同比下降39.07%、10.23%。
應收賬款方面,華曙高科的應收賬款余額及占比呈現上升趨勢。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 5272.64萬元、6474.37萬元、1.25億元和1.44億元,占公司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5.34%、14.71%、18.97%和22.17%。公司逾期應收賬款占比較高,分別為61.26%、66.81%、67.34%、58.91%。與此同時,公司壞賬準備也在逐年遞增,從2019年的495.03萬元增加至2022年上半年的1515.19萬元,增加2倍多。
圖/招股書
若未來宏觀經濟環境、客戶經營狀況等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公司采取的收款措施不力,將導致公司應收賬款面臨一定的壞賬損失風險,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市占率僅1.42%,較國際跨國公司規模差距較大
華曙高科所在領域由國際公司占據主導地位。由于公司成立的時間較短,與國外主要競爭對手EOS、惠普(HP)、SLM solutions 等跨國公司相比,業務體量、行業運營經驗、品牌影響力、資源網絡、業務覆蓋面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根據 Wohlers Associates,Inc.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產值(包括產品和服務)152.44億美元,其中設備銷售收入31.74億美元,SLM Solutions設備銷售市場占有率為2.15%,3D Systems 設備銷售市場占有率為6.89%,華曙高科的設備銷售市場占有率僅為1.42%。
同時,隨著增材制造行業的逐步成熟,一方面GE、HP、波音等大型跨國紛 紛布局3D打印行業,參與到行業競爭當中,另一方面,技術含量相對偏低的小機型高分子設備的市場參與者增多,市場競爭加劇,報告期內華曙高科高分子設備的毛利率分別為56.91%、51.52%、44.09%和 46.05%,呈現下降趨勢。如公司未來不能持續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則可能存在市場份額及利潤水平下降的風險。
此外,華曙高科的3D 打印設備和高分子粉末的產銷率在2021年出現了明顯下滑,這兩類產品的產能利用率與產銷率背道而馳。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公司3D 打印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7.85%、90.14%、112.63%;高分子粉末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1.82%、67.80%、129.64%,然而看起來逐步飽和的產能利用率,對應銷售情況卻并沒有那么樂觀,同期,公司3D 打印設備的產銷率分別為81.63% 、94.12% 、81.10%,產銷率呈下滑趨勢;高分子粉末2021年的產銷率僅為60.83%。
產銷率的下滑,使得華曙高科的存貨不斷增長。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5366.35萬元、7454.45萬元、1.41億元和 1.62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由2019年的15.61%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24.99%。
綜合毛利率方面,雖然華曙高科的毛利率水平較高,但近年來卻呈現出下滑的趨勢。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8.83%、57.48%、56.74%、53.35%。
毛利率下滑的背后,與原材料價格波動、部分存量產品價格下降、議價能力走弱有關。華曙高科的主營業務成本主要由3D打印設備及輔機配件構成,報告期內,公司3D打印設備及輔機配件銷售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均超80%,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主營業務毛利率影響較大。
圖/招股書
需要注意的是,華曙高科的主要原材料依賴進口。公司華曙高科的3D打印設備所需核心元器件包括振鏡、激光器等主要從美國、德國進口。報告期內,公司采購的進口激光器占激光器采購總額比例分別為 82.88%、 88.01%、86.08%和 69.90%;公司采購的進口振鏡占振鏡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100.00%、98.02%、100.00%和 99.13%。
據了解,進口激光器在行業內應用歷史較久,性能成熟穩定,知名度相對更高,而國產振鏡、激光器的技術成熟度相比進口振鏡、激光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華曙高科已逐步在部分中 小機型設備中使用國產激光器、振鏡,但其長期穩定性相比進口零部件存在不足,公司在短期內無法完成有效的全面國產替代。
如此情況反映出,近年來的國際貿易摩擦對公司上游零部件的供應及下游產品銷售均產生較大影響。若未來國際貿易摩擦進一步升級,相關國家或地區采取限制性的貿易政策,一方面將會對公司零部件供應及采購價格的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可能影響公司產品的穩定銷售和市場拓展,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華曙高科的部分存量產品存在價格下降、銷售數量下降、毛利率下降的趨勢。如果公司不能持續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或新型號產品銷售不及預期可能會影響公司毛利率和經營業績。
圖/招股書
綜上可見,在原材料依賴進口、業績依賴政府補貼的情況下,華曙高科還承受一定的壞賬損失風險、利潤下滑等多重壓力,如果公司未來想要增加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市場份額,仍有一定難度,此次成功上市只是為公司爭取了一些時間。要想長期生存,華曙高科還是要有自己的造血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