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司從消費電子向車載光電、元宇宙的業務轉型,將會看到更加清晰的成果?!?/p>
近日,國內老牌光學龍頭——水晶光電披露了2022年年報。
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43.76億元,同比增長14.86%;歸母凈利潤5.76億元,同比增長30.30%,利潤增速顯著高于收入增長,盈利能力持續攀升。
深耕“光學+”業務,水晶光電的能力圈持續拓展,特別是經過近幾年在智能汽車和AR/VR產業上的前瞻性布局,公司在2022年取得了新業務的戰略性突破。在宏觀經濟疲軟、行業波動的不利影響之下,水晶光電成功走出了自身的增長曲線。
對于2023年的經營目標,公司在年報中提到,力爭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50%的增長。
盈利能力攀升歸母凈利潤增長30%
坐落于浙江臺州的水晶光電,成立于2002年,沿著“光學+”賽道持續深耕,公司目前已構建起光學元器件、半導體光學、薄膜光學面板、汽車電子(AR+)、反光材料五大業務板塊。
上市以來,水晶光電的營收規模保持著逐年增長態勢。從近五年數據看,2018-2022年,水晶光電營業收入由23.26億元增長至43.76億元,五年復合增長率為15.32%。
2022年,公司五大業務板塊:光學元器件、半導體光學、薄膜光學面板、汽車電子(AR+)、反光材料營業收入分別為20.20億元、2.88億元、15.7億元、1.89億元、2.76億元,分別占據總收入的46.16%、6.59%、35.88%、4.31%、6.3%。
2022年各業務板塊營收情況圖/公司年報
其中,營收增長主要來自于薄膜光學面板業務以及汽車電子業務,同比增速分別達到64.52%以及55.4%。
薄膜光學面板方面,全年業績持續創新高,業務布局和能力建設取得良好成效,已經快速發展成為公司第二大主業。汽車電子方面,公司以激光雷達保護罩、AR-HUD、車載攝像頭產品量產為突破口,實現了新產業戰略卡位。
此外,2022年,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綜合毛利率為26.9%,同比提升3.09個百分點;凈利率為13.6%,同比提升1.49個百分點。
其中,薄膜光學面板業務毛利率更是大幅提升9.56個百分點至22.11%。對于毛利率提升的原因,公司表示,第一,客戶結構不斷優化,圍繞大客戶,提升了市場份額;第二,黃金線的建設,也就是智能制造的推進,實現了產品線各個工序自動化流水線的串聯,減少了生產過程當中的良率損失,進一步提升毛利率水平;第三,把在傳統光學業務中積累起來的薄膜光學技術、切割技術等相關技術能力整合到薄膜光學面板業務中。
水晶光電董秘熊波在業績交流會中提到,2022年,除了反光材料的毛利率略有下降以外,其他幾大業務板塊的毛利率都實現了同比上升,尤其是半導體光學與光學元器件板塊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毛利率水平仍然實現了攀升。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毙懿ǜ袊@道,“我們的管理團隊、我們的員工為了更好的業績呈現,付出了非常不懈的努力?!?/p>
對于2023年的經營目標,公司在年報中也提到,力爭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50%的增長。
增量可期微棱鏡打開傳統業務新格局
“由于智能手機終端市場格局的調整,再加上宏觀經濟下行,導致消費電子行業的一段時間的低迷?!惫驹跇I績交流會中提到,從整個行業來說,各大終端也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比如推出消費級AR、比如未來折疊光路攝像頭等一系列創新。
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加快產品開發和創新力度,是水晶光電的應對策略。
2021年,公司開始建設越南工廠,2022年,越南工廠已經取得若干客戶的供應商資格認定并開始貢獻收入。而除了手機領域,公司提到,越南工廠也在為海外新能源汽車客戶配套相關產品并出貨,未來將在越南繼續擴充產能,滿足海外客戶的需求。
在新品開發方面,公司在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公司投入主要資源全力推進微型光學棱鏡模塊戰略項目,攻克各種技術難關,成功進入了大客戶供應鏈。
伴隨智能手機進入一億像素時代,攝像頭需求已從高像素轉向變焦與廣角等綜合成像能力,因此潛望式鏡頭被市場視為創新方向之一。
公司此前在機構調研中提到,實際上,安卓系是最早采用潛望式棱鏡的,公司也是安卓系潛望式攝像頭棱鏡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并延續至今。
幾年前,北美大客戶提出了新的折疊光路棱鏡需求。微型棱鏡模塊不同于以往的普通棱鏡產品,需要使用精密冷加工技術、光學鍍膜技術、半導體光學技術,并且通過膠合讓多個棱鏡組合成棱鏡模塊,需要多達上百道工序,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微棱鏡圖/公司官網
公司在業績交流會中提到,公司整合傳統冷加工、半導體技術,光學薄膜技術,自動組裝等工序,緊跟核心大客戶開發進度,在產品認證、量產導入中均保持領先。
“經過幾年的持續開發,我們在2022年成功進入到大客戶的供應鏈體系?!毙懿ū硎?,目前,公司已經在配合客戶做量產的準備工作,未來微型棱鏡模塊業務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量。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數據,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14.02億臺,其中高端機型占比穩定至22%,出貨量達到3.08 億臺。
東吳證券測算,假定伴隨高變焦倍數成為手機廠商競爭熱點,2025年高端機型潛望式鏡頭滲透率為43%,則潛望式鏡頭出貨量有望增至13184萬顆,其ASP降至1.7美元,則全球潛望式鏡頭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2億美元,2020-2025E CAGR為26%。
表/全球潛望式鏡頭市場規模預測(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2023年下半年即將發布的iPhone15系列,將首次采用潛望式長焦鏡頭。東吳證券認為,這將帶動攝像頭模組縮小、減薄技術的發展,有望憑借核心技術及供應鏈改革,重燃潛望式鏡頭熱度。
汽車電子持續放量已建立領先優勢
自2021年公司的AR-HUD在國產紅旗車型量產成功以來,2022年汽車電子業務進一步放量。
2022年,汽車電子業務實現1.89億的收入,同比增長55.40%;毛利率為37.62%,高于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
年報提到,2022年,AR-HUD成功在長安新能源項目上實現量產,全年交付近4萬臺,實現AR-HUD產品的單點量產突破,是公司從光學元器件供應商向一站式光學專家轉型的破局點,實現了車載光電領域的戰略卡位,開啟二次成長新曲線。
公司在業績交流會中表示,AR-HUD是水晶在汽車電子行業的標志性產品,公司也把AR-HUD作為核心產品,向更多的車型、車廠去推廣。
據透露,今年,由水晶獨家供應的第三款AR-HUD很快將在長安深藍新款車型上推向市場,目前車廠已經開始新車型的預熱。此外,公司也在配合更多的車廠做定點開發設計,未來將根據客戶發布進度,披露更多的AR-HUD業務進展情況。
中泰證券預計,2025年W-HUD和AR-HUD市場空間將達到134和130億元,2021-25年CAGR分別為30%和82%,AR-HUD賽道彈性高。水晶光電作為國內最早量產AR-HUD的廠商,隨著定點方案逐步量產,HUD業務有望實現快速放量。
除了AR-HUD,車載迎賓燈方面,公司抓住增量市場機會,車載迎賓燈業務全年增長明顯。根據QYResearch數據,2027年全球汽車智能大燈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3億美元,2020-2027的CAGR為5.4%,市場空間廣闊。
激光雷達方面,窄帶產品在車載激光雷達新領域實現量產,并順利拿到數家激光雷達廠家獨家供應機會。此外,作為國內首家玻璃激光雷達視窗片量產廠商,水晶建立了絕對的技術領先優勢,2022年實現了多家車載雷達視窗片頭部客戶的量產交付,為不同的激光雷達方案配套棱鏡、透鏡、濾光片、擴散片等元器件產品。
公司表示,水晶也在探索如何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領域提供更多的產品,未來將結合水晶在硬件制造、軟件、算法上的優勢,開拓更多產品品類,帶動汽車電子業務發展。
持續創新向車載光電、元宇宙轉型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公司首次在年報中提到VRPancake模組技術。
VR光學方案技術主要經歷了非球面透鏡、菲涅爾透鏡和Pancake方案三個階段。相較于傳統菲涅爾透鏡方案,超短焦光學折疊光路(Pancake)方案的視場角相對較小,設備輕量化、便攜性優勢顯著,逐漸成為消費級VR光學的發展和進化方向,有望成為未來3-5年VR升級的首選光學方案。
公司提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公司對AR業務的投入很大,在Birdbath、反射光波導、衍射光波導方案都具備了非常全面的技術布局;而在VR領域,公司此前投入的力量沒有那么多,但現在的VR pancake方案對光學透鏡有更高的要求,而水晶擁有技術實力滿足這些終端需求。
2022年,公司完成VR Pancake技術開發并實現光學模組小批量試產。但另一方面,公司認為,VR設備的主要應用場景還是生產工具和娛樂工具,AR設備的主要應用場景則是社交和消費品,因此水晶仍舊高度重視AR業務的發展。
根據IDC統計,2021年全球VR/AR總投資規模接近146.7億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增至747.3億美元,五年CAGR將達38.5%。2021年,中國市場VR/AR支出規模約21.3億美元并將在2026年提升至130.8億美元,CAGR預計可達43.8%,增速位列全球第一。
從以紅外截止濾光片為代表的元器件基礎業務,到以DOE、DIFFUSER、超透鏡等為代表的元器件儲備業務,再到薄膜光學面板、車載光學、AR/VR核心部件為代表的創新業務,水晶光電一步步顯露出自己的野心與格局:未雨綢繆,不斷創新,面向未來。
圖/公司官網
2022年,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支出,研發人員數同比增加61%,研發費用率為7.62%,同比提升1.21個百分點。
而一路發展至今,公司產品已廣泛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行業,在元宇宙領域,公司也不斷進行積極探索,原有傳統業務與戰略新業務實現高效協同,產品不依賴單一產業鏈和單一客戶,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年報中提到,公司將堅定光學元器件、車載光電、AR/VR三大業務方向,明確各產業戰略路徑,匯聚各方力量加快實現解碼落地。未來,在深挖光學元器件和薄膜光學面板業務潛力的同時,戰略核心把車載光電打造成為公司第二產業梯隊,儲備AR/VR第三產業梯隊。
在業績交流會中,公司表示,2023年公司從消費電子向車載光電、向元宇宙的業務轉型,將會看到更加清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