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2022年度集體年報業績說明會如火如荼,集體專場行至第二期。
4月21日下午,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2022年度集體年報業績說明會(第二期)在全景路演成功舉辦。
第二期集體專場活動,主題聚焦“專精特新單項冠軍”。辰光醫療(430300.BJ)、蘇軸股份(430418.BJ)、禾昌聚合(832089.BJ)、科潤智控(834062.BJ)、貝特瑞(835185.BJ)、秉揚科技(836675.BJ)以及恒立鉆具(836942.BJ)共計7家企業登臺亮相。
北交所致力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以“專精特新”為特征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在重要中間產品國產替代、產業升級、補鏈擴鏈方面肩負著重要歷史使命。沐浴著北交所的“春風”,各“專精特新”企業也奮力搶抓機遇、提升經營,不斷推動著中國經濟這艘巨輪行穩致遠。
縱觀本次亮相的7家企業,報告期內,不論是業績增長速度還是發展質量,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具體來看:
營收方面:全球負極材料龍頭——貝特瑞以256.79億元營收,144.76%的營收增速傲視群雄;秉揚科技與科潤智控分別實現營收4.66億元、8.69億元,對應較上年增長54.05%、33.5%;
凈利潤方面:貝特瑞亦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公司全年凈利較2021年增長60.27%至23.0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科潤智控凈利增長速度與營收保持了一致,公司營收、凈利雙雙增逾三成;與此同時,蘇軸股份凈利亦同比增長32.49%至8371.00萬元。
研發方面:高強度的研發投入與持續的科研創新,是支撐企業未來發展、價值創造能力發揮、不斷實現經營穩健增長的重要保障。全景網注意到,2022年度,作為“單項冠軍”,各企業也在科研方面下狠力,真金白銀加大投入,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護城河”。
報告期內,貝特瑞研發投入同比增逾1.1倍至12.63億元;包括禾昌聚合、科潤智控、秉揚科技以及恒立鉆具在內的幾家企業研發投入都實現了雙位數的增長,其中,科潤智控共計投入研發3008.18萬元,較上年增長19.94%;恒立鉆具研發則同比增長26.81%。
禾昌聚合:“年產5.6萬噸高性能復合材料項目”預計在2023年三季度試生產
秉承“聚天地之融合,集人才之精英,禾潤而昌盛”的價值觀,貫徹“客戶至上,互利雙贏”的經營理念,依托專業的塑料改性技術,禾昌聚合致力于發展成為技術領先、產品種類多樣、品質優良的專業改性塑料提供商。
交流會上,問及公司募投項目進展,禾昌聚合總經理周加進表示,公司子公司宿遷禾潤昌實施的“年產56,000噸高性能復合材料項目”預計將在2023年三季度建設完成并投入試生產,公司子公司陜西禾潤昌實施的“高性能復合材料建設項目”已于2022年底建設完成。就項目業績貢獻,周加進稱,由于募投項目的產能釋放還需要經歷一段爬坡期,在財報上的業績體現也需要一個過程。公司將努力加快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以更好地提升公司經營業績回報股東。
2023年,禾昌聚合表示,將在鞏固現有市場地位的前提下,持續貫徹落實公司發展戰略,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提升技術引領能力;其次,在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及市場擴張的同時,聚焦產品產出效率,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同時在企業文化、組織架構、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學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保證公司經營活動有序進行,提高經營效率,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貝特瑞:負極材料市場份額再度提升5個百分點 行業領先市場地位持續鞏固
受益于2022年全球動力及儲能電池市場快速增長,正負極材料市場成長迅速,報告期內,貝特瑞積極把握市場發展機遇,加快產能釋放,持續開拓正極、負極材料市場,提升市場份額,實現產銷量同比大幅增加,錨定了其行業領先的市場地位。
目前,貝特瑞已布局了鈉電正負極材料,正極材料方面主要是層狀氧化物技術方向,負極材料在硬碳、軟碳均有技術儲備,并已通過國內部分客戶認證,具備產業化能力。此外,全景網了解到,公司人造石墨在連續造粒、連續石墨化等新技術上率先突破布局,構建了產品的持續競爭力。
針對投資問及的負極材料市場相關問題,貝特瑞總經理任建國介紹,根據第三方資訊機構的統計,2022年公司負極材料市場份額達26%,比上年提升5個百分點。
此外,據公司常務副董事長黃友元透露,貝特瑞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均具備了量產供貨條件,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
根據規劃,2023年,貝特瑞將繼續深耕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持續打造產品競爭力,聚能聚勢,厚植能力,錨定公司行業領先的市場地位。
科潤智控:22年度經營各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2023堅持守正創新同步
成立于2004年2月的科潤智控,在歷經多年的市場沉淀和專業技術積累,公司在2022年7月順利敲鐘北交所,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身披北交所“變壓器第一股”光環,報告期內,在全體科潤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營業收入、凈利潤等各項指標再創歷史新高。
問及產能與訂單情況,科潤智控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李強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獲取訂單充足,生產經營持續處于緊張繁忙、平穩有序狀態,公司產品實現滿產滿銷。為滿足持續增加的訂單需求,公司全力推進新產能建設,投資年產500萬kVA節能型變壓器生產線建設項目,目前123廠房工程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主要設備的購建、安裝、調試等工作。與此同時,公司完成變壓器事業部生產基地的搬遷,新園區的部分廠房、產線已投入使用。隨著后續工作的有序開展,公司的產能將增加較大以滿足訂單需求。
“2022,揚帆起航;2023,開啟科潤新征程!”年報致辭中,科潤智控董事長王榮如此表示道。
站在新的起點,王榮強調,2023年公司總的經營計劃是守正創新同步,一方面抓住上市后形成的“品牌效應”,另一方面緊跟國家“雙碳”戰略帶來的新能源市場機遇,不斷拓展業務版圖,擴大生產規模,并對公司現有產品加大營銷和市場開拓力度,實現更廣泛應用和更大規模銷售;同時,部署和實施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保障研發投入,為公司發展提供持續的技術和產品保障。2023年,公司將繼續完善產業布局,堅持既定的發展方向,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蘇軸股份:堅定“專精特新”發展方向 劍指國際優秀滾針軸承、圓柱滾子軸承供應商
蘇軸股份致力于成為國際優秀的滾針軸承、圓柱滾子軸承供應商。需要提及的是,憑借先進的研發技術能力、穩定且優質的產品質量,以及與客戶項目同步研發的專業能力,蘇軸股份現已與博世、博格華納、采埃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麥格納、蒂森克虜伯、華域汽車和納鐵福等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成為多家跨國公司的全球供應商,國際知名度和品牌競爭力不斷提升。
2022年是公司全力以赴、勇毅前行的一年。報告期內,公司多措并舉、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提速軍品民品產業、技術與管理的深度結合,支撐航空航天強國建設,積極開展營銷模式優化,穩步推進產品布局和市場拓展,新客戶、新產品實現銷售收入9,600萬元,進而大幅提升了公司整體經營。
公司堅定“專精特新”發展方向,2022年期間獲得了“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機械行業優秀品牌獎”,入選國家級精特新?!靶【奕恕逼髽I。與此同時,資本市場也再上新臺階,入選北交所推出的首只北證50指數,并納入北交所融資融券標的。
對于2023年經營計劃,蘇軸股份表示,將繼續推進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的調整,多措并舉搶抓重要戰略機遇期,逐步實現產品面廣、客戶優質、市場均衡。鞏固現有存量優質客戶,穩定量產項目,拓展新的核心項目。以專用滾輪軸承、滾針軸承、圓柱滾子軸承、交叉滾子軸承為切入點,拓展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風電、工程機械等行業,做好新客戶、新項目的調研、開發、導入和培育工作。以現有項目為依托,順勢推進國產替代,加快拓展航空航天配套業務;產品研發方面,公司將健全產品設計評審機制,梳理產品設計過程工作流,提升產品設計驗證能力;人才建設方面,蘇軸股份將繼續加大人才尤其是高素質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招聘力度,打造高質量人才梯隊,提高技能員工的穩定性;資本市場發展方面,公司表示,將利用資本市場放大器、增效器作用,促進軍品民品產業、技術與管理的深度結合,支撐航空航天強國建設。同時,借助資本市場平臺,進一步運籌謀劃資源整合,積極尋找外延式擴張機會,通過并購、重組、持股、風險投資和融資等手段,提高資源整合的效率和效益,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擴大市場份額、拓寬經營領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4月7日以來,北交所及全國股轉公司已以“專精特新”為主題,相繼舉辦“細分龍頭”與“單項冠軍”兩期集體專場活動,后續“北證領軍”“智造中國”等特色主題日亦將接踵而至。屆時,投資者可通過全景路演平臺與公司高管直接對話,共同探討公司經營亮點、行業前沿動態、未來發展方向等熱點話題。(全景網 吳銳)
更多業績說明會詳情,請點擊:https://rs.p5w.net/html/1367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