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郭潔 張智博
今年以來,AI(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概念成為整個資本市場的“一線明星”,相關上市公司股價漲幅亮眼。一批基金出于自身業績考量競相悄悄調倉,加入到買AI的隊伍。
這些基金凈值上躥下跳 可能悄悄調了倉
4月以來,在多個AI板塊大幅上漲和大幅下跌的交易日中,均能發現一批基金的估算凈值漲跌幅與實際凈值漲跌幅的差額巨大。這些公募基金的凈值已大幅偏離估算凈值,反映出基金經理為了追求業績表現已然悄悄調倉的事實。
估算凈值漲跌幅與實際披露凈值漲跌幅之差是衡量基金調倉的重要方式。一般而言,估算凈值漲跌幅是根據最新基金年報或季報中所顯示的持倉信息以及一些修正方法,結合當時股市情況所實時計算出來的數據。單日估算凈值漲跌幅與實際漲跌幅的差額在3個百分點以上的基金需要重點關注。
以中金成長精選為例,4月20日,該基金估算漲跌幅為-0.07%,而實際基金凈值漲幅卻高達6.83%,兩者相差6.9個百分點。4月21日,人工智能板塊大跌,中金成長精選基金凈值大跌5.64%,幾乎抹去前日漲幅。根據該基金2022年年報披露的重倉股顯示,其前十大重倉股均為新能源概念股。但在新能源行業股價走強的4月10日,中金成長精選卻沒有與新能源板塊保持一致上漲,反而是與當日AI板塊表現相似,大跌6.56%。在近期行情中,與中金成長精選情況相似的還有融通產業趨勢臻選、海富通股票混合等基金。
從4月21日中金成長精選基金最新披露的一季報來看,該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清一色全是中科曙光、金山辦公、景嘉微、大華股份、科大訊飛等AI熱門概念股,較去年四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來看已全部換血。
再往前看,4月12日是消費股大跌的一天,卻有多只消費主題基金大漲,凈值漲跌幅偏差較大的基金走勢高度契合當天TMT板塊(計算機、通信、傳媒、電子)行情。以華泰柏瑞消費成長為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該基金重倉股多數來自白酒板塊,4月12日,該基金估算漲跌幅為-0.87%,而實際基金凈值漲幅5.75%,兩者相差6.62個百分點。從近兩個交易日來看,隨著TMT板塊的波動,該基金凈值分別上漲6.08%和下跌3.62%。
觀察近期估算凈值漲跌幅誤差較大的基金可以發現,這些基金凈值整體呈現出上躥下跳的局面,單日上漲或下跌的幅度波動較大,堪比股票日漲跌幅。其實際行情表現與其去年年報披露的重倉股所在行業表現已形成背離,給投資者增加了不少選基難度。
“表里不一”基金數量激增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4月20日,不包含年內成立基金,在市場全部可統計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中,估算凈值漲跌幅誤差大于等于3個百分點的基金有286只(分級基金A與C不合并)。
年初估算凈值漲跌幅誤差大于等于3個百分點的基金基本在10只上下浮動,直至3月31日,這一數據突然增長至91只基金,緊接著4月3日繼續激增至181只基金。
短期來看,調倉至熱門賽道確實是公募基金提升凈值的捷徑。數據寶統計,4月3日、4月10日、4月20日的估算凈值漲跌幅誤差大于等于3個百分點的基金數量居前,分別多達181只、150只、286只。
剔除重復出現多日及2022年以來成立的基金,這三天估算誤差較大的基金共計45只。這些基金2022年全年回報率均錄得負值,平均回報率-29.48%,大幅跑輸去年同期主動權益類基金回報率(-18.91%)。今年在概念板塊熱度的催化下,45只基金年內回報率均錄得正值,平均上漲14.06%,跑贏同期主動權益類基金回報率(3.5%)。
在上述45只基金中,最新基金規模超過10億元的僅有3只,近六成基金規模不足2億元。12只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回報率仍為負值,后市這些基金能否繼續通過追逐熱點拔高凈值并擴大基金規模,還需假以時日觀察。
高換手未必帶來好業績
一般而言,在市場波動較大時,基金經理為了抓住機會,會通過頻繁調倉追逐市場熱點以降低風險提高收益。2018年,滬指全年下跌近25%,基金市場中,換手率在1000%以上的基金平均回報率顯著優于換手率在200%以下的基金平均回報率。
近年來,市場風格切換逐漸加快。在如此大背景下,頻繁調倉真的可以多賺錢嗎?數據寶統計,以2018年以來有數據統計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為研究對象,2018年~2022年,基金換手率中位數逐年下降,從2018年的428.73%一路降至2022年的305.1%。
鑒于2018年~2022年五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基金換手率中位數的均值為341.43%,將超高換手率定在1000%以上,高換手率定在500%~1000%區間,中換手率定在200%~500%區間,低換手率定在200%以下,分區間來查看每個報告期不同換手率水平的基金業績。
整體來看,無論是在以大市值藍籌股為市場主線的2019年~2020年還是其他年份,超高換手率均未能帶來更優越的基金回報。在熱點加速輪動的2022年,超高換手率的基金平均回報水平最差。
具體來看,2021年以來,高換手率基金的市場表現大不如前。數據寶統計,在2021年、2022年連續2年保持500%以上高換手率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75%的期間年化回報率為負,平均年化回報率為-6.63%。
以期間年化回報率較低的富國創新趨勢為例,相較于2022年一季度持倉,該基金在2022年二季度把前十大重倉股幾乎換了個遍,僅保留了移遠通信和亨通光電;2022年三、四季度繼續大換血,全年十大重倉股共有30多家公司輪坐。該基金在年報中表示,2022年市場整體估值回落,全年盈利前高后低,成長性行業波動巨大,估值中樞下臺階。宏觀層面大幅波動,投資人對企業盈利的趨勢置信度下降,基本面趨勢的投資策略面臨較大挑戰。
換手率的高低并不直接與業績掛鉤,但高換手率還是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一方面,頻繁調倉換股勢必會增加交易成本,對基金業績產生拖累;另一方面,不穩定的基金持倉難以形成確定的投資風格和投資價值。高換手率還可能引起投資者對于基金團隊能力的不信任,進而造成資金的外流。
迷你基金交易更頻繁
一般來說,造成基金高換手率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基金自發頻繁交易,追逐市場熱點導致的換手率高。這類基金通常是為了保持業績,避免因資金不足或持有人不足觸及清盤;二是較小規模的基金調倉換股成本相對較低,交易靈活,因此不會正面硬剛大盤走勢。此外,也不排除部分弱勢基金為迎合券商分倉等要求頻繁交易為營業部貢獻傭金的可能。
綜上所述,規模較大的基金調倉次數通常少于小規?;??;饟Q手率也能體現出這一特點。數據寶統計,2022年,百億市值以上規?;鸬钠骄鶕Q手率為114.38%,50億元~100億元規?;饘钠骄鶕Q手率是172.88%;當基金規模降至20億元~50億元,平均換手率上升至250.2%。
整體來看,2022年A股市場起伏較大,主動權益類基金出于防御或投機的目的,換手率普遍偏高。數據寶統計,2022年持倉換手率在500%以上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占總體比重達到28.21%,較2021年同比上升兩個百分點。單只基金來看,長安裕騰和民生加銀鑫福排在基金換手率第一二位,全年換手率均在10000%以上。
多數明星基金經理旗下基金盤子較大,因而換手率普遍不高。主動權益類基金換手率最低的幾只均屬明星基金經理劉彥春旗下,為景順長城鼎益、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貳號和景順長城內需增長。其中,景順長城鼎益換手率僅有8.11%,為換手率最低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從重倉股變動來看,景順長城鼎益2022年四個季度重倉股共計12只,其中8只連續四個季度獲得重倉。作為劉彥春旗下基金,個人風格十分明顯,無論從2022年年報還是2023年一季報來看,該基金重倉思路圍繞著白酒、醫藥等大消費板塊,并沒有跟風去投自己不擅長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新能源、數字經濟、半導體等領域。
此外,還有部分明星基金經理也選擇“以不變應萬變”,在2022年的A股市場中換手率仍保持低位。常蓁管理的嘉實品質回報和嘉實優化紅利換手率不足20%;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A換手率31.09%;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換手率35.05%;葛蘭旗下的中歐醫療健康全年換手率35.75%。
多數基金經理對今年市場看好。廣發劉格菘表示,對2023年二季度的市場表現持樂觀態度,隨著公司季度業績逐漸披露,市場權重傾向也會逐漸從邏輯演繹展望轉向扎實基本面驗證,預計更注重基本面和估值的匹配度。景順長城劉彥春表示對全年股票市場有信心,未來將繼續保持較高倉位運作,更多在順周期行業中尋找投資機會。
?。〝祿碓矗鹤C券時報中心數據庫 王祥/統計)